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05

2023

-

01

限塑风口下,生态智造成塑料行业发展新机?

作者:


近年来,环境问题无疑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热点话题,尤其在“双碳”政策之后,绿色可持续成为各行业长久发展的风向标。产业围绕着“碳中和”这条主线的布局迅速展开,继新能源汽车及光伏等行业受到资本的青睐之后,发展可降解塑料、生态塑料,从而减少塑料生产和焚化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也成为消费端实现“碳减排”的焦点。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塑料制品产量从2010年的5830.6万吨上升到2021年的8004万吨,持稳定增长态势。塑料制品在为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成为环境污染的主犯,微塑料等白色污染对人类的伤害也逐渐循回到餐桌。与此同时,经济可持续发展及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加深了人们对可降解材料的需求,这也为传统塑料行业的转型升级指明方向。

限塑风口下

图片来源:Unsplash

限塑引领生态循环,行业向低碳方向发展

随着快递、外卖餐饮等行业的快速发展,作为重要包装材料的塑料制品使用量也以指数级增长,在带动塑料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围绕塑料废弃物的处理以及处理不当所造成的“白色”污染,成为各地亟需解决的难题。

据统计,全世界总计生产出的90亿吨塑料制品中,被循环利用的只有9%,12%被焚烧,而余下的79%则在垃圾填埋场或是流入自然环境中。巨大的使用量和废弃量不仅是土地资源的浪费,还对土壤质量产生影响,加剧了河流污染、农田污染以及海洋塑料污染。

为解决这一弊端,2020年以来,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等多部委关塑料污染治理工作连续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等多个政策文件,对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包装进行禁止或限制。

然而对于限塑来说,关键词不是“禁止”而是“替换”,也就是说并非彻底地“禁止”使用塑料,而是在一定程度、范围内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或以生态可降解及其他材料替换不可降解材料,用重复使用塑料来替代一次性塑料。

作为一种绿色生态环保材料,生态降解塑料区别于普通塑料,是通过生态塑料技术将普通聚烯烃类塑料300年以上的降解周期缩短到2至3年,且降解产物无毒无害,不产生微塑料,可直接回归生态圈,从源头上解决了塑料制品对环境的二次污染。随着限塑政策的逐步落地,可降解塑料市场规模出现较大增长,尤其在快递包装、外卖和酒店等行业需求增速不断升高,可降解塑料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从过去五年的行业发展来看,我国生态降解塑料消费量平均增速在20%左右,2019年由于受到产量限制,国内生态降解塑料消费量约26万吨,基本与产量保持一致。按此增速,预计2024年生态降解塑料需求量将超65万吨。

“化白为绿”生态塑料助力低碳循环

2019年1月,由齐鲁工业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带一路”国际智库主办的“山东科技智库论坛暨首届白色污染防治与生态塑料发展论坛”在山东济南举办。论坛通过探讨白色污染防治与治理、创新生态技术和绿色产业发展新业态新模式等应用方面的典型案例,加快发展生态经济体系。除此之外,论坛还聚焦于生态塑料的研发和推广,对于推动山东生态塑料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作为我国农业大省,一直以来,山东在农用塑料制品的生产和使用上均占据主导地位,加之近年来,省内大面积推广保护蔬菜种植,鼓励蔬菜出口,因此除了淄博、寿光、临沂等农膜使用重点地区外,又出现烟台、莱阳等农膜消费集中地区。

与此同时,农田中越来越严重的“白色污染”,使得可降解地膜替代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迅速引发业内的关注,为此,山东也培育了一批可降解塑料相关的优质企业。其中,在生态塑料技术方面,山东天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在普通聚乙烯制品生产过程中添加自主研发的EBP降解母料,在不改变原有塑料制品使用性能的前提下,通过光或热氧化作用及环境微生物作用,加速转变为水、二氧化碳和土壤有机质,回归生态圈,实现降解。

作为成长于山东的本地企业,天壮环保依托成熟的技术团队,历经十多年的科研攻关,成功研发了以生态塑料袋和生态塑料地膜为主的覆盖包装、农业等生态塑料全系列产品。随着生态塑料技术在全国进行试验示范和应用推广,生态地膜已累计应用超600万亩,生态塑料袋累计出口15亿个。

伴随科技的快速发展,通过技术手段也成为推动塑料产业绿色发展的重要路径。2022年12月,青岛惠城环保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首届生态塑料低碳循环产业发展论坛上提出化学回收“跨相裂解”技术,即将低值塑料转化为化工原料三烯三苯,逐步替代焚烧和填埋,用垃圾代替石油资源,不仅可以使塑料污染的有效治理,还可以实现碳氢高效利用和化学循环过程清洁。除此之外,在推动可降解材料替代传统塑料生产应用上,山东森纳塑业有限公司也在加速转产可降解塑料餐具,目前已达到年产能200万件。

作为我国塑料生产大市,日照市可降解塑料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也在加快;据统计,日照市共有800余家塑料制品生产企业,日均产量3000余吨。为抓住可降解塑料前景,当地还打造产学研平台,来助力塑料行业绿色转型升级。

从近年来的行业发展来看,循环经济是塑料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也是山东塑料企业的升级转型方向,未来,山东塑料行业也将通过技术研发及科技手段推动产业绿色循环,助力产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同频发展。